國儲上半年難再出手 國內鋁價下行壓力驟增
有色金屬收儲政策面臨“變臉”
2009年04月27日 8:2 5316次瀏覽 來源: 中國證券報 分類: 鋁資訊
4月27日消息 經歷了一輪快速上漲之后,LME和上海兩市的有色金屬期貨價格在上周出現了回調。其中,滬鋁主力期貨合約價格從14900元/噸下滑至4月24日的12740元/噸,期貨價格又一次接近了國內鋁的成本價。這時,市場上關于收儲的聲音又一次浮現出來,認為鋁價一旦跌至成本線,國儲將繼續(xù)收儲。
對此,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協(xié)會副會長文獻軍在25日的“2009上海銅鋁峰會”上表示,國儲希望達到的效果已經達到,收儲已經沒有多少余量了,國儲應適可而止。
上半年國儲難再出手
4月13日起,鋁價出現了自去年12月企穩(wěn)以來的又一輪下跌。根據《有色金屬產業(yè)調整和振興規(guī)劃》中的計劃,國家擬在三年內收儲鋁100萬噸,截至目前,國儲局已經陸續(xù)完成了59萬噸的收儲,市場預期國儲將在價格低點再抄底。
文獻軍對于市場的這種預期顯然不能認同。他認為,穩(wěn)定國內鋁價只有在禁止進口(或征收高額進口關稅)和停產產能繼續(xù)關停不復產兩個條件同時滿足的情況下才會產生,而這兩個條件中任何一個成真的可能性連1%都沒有。
他表示,有色金屬協(xié)會已建議國儲局,經歷了前一輪的收儲,國儲已經起到了穩(wěn)定市場的作用,該達到的效果都達到了,收儲應適可而止。而實際上收儲確實也沒有太多的余量了。分析人士認為,作為協(xié)會直接與發(fā)改委國儲具溝通的領導,文獻軍的表態(tài)很可能將影響國儲的下一步動作。而最新的說法是,有色金屬的國儲至少在今年上半年不會再有動作。
據了解,國家在振興規(guī)劃中擬定的收儲總量并非是一個剛性任務,完全存在最終收儲量低于計劃值的可能。另據了解,金屬儲備的總量亦不會寫進即將公布的《有色金屬產業(yè)調整和振興規(guī)劃》公眾版全文之中。
收儲引發(fā)“外鋁”蜂涌而入
3月份海關數據顯示,3月當月原鋁進口8.6萬噸,1-3月累計進口量達到11.57萬噸,同比漲幅255.36%;精煉銅單月進口量29.68萬噸,1-3月累計進口量為74.82萬噸,同比漲幅為92.3%。
“從現在的發(fā)展態(tài)勢來看,4月份的進口量會進一步增加。”有貿易商做出了這樣的判斷。
受到國內鋁廠在去年10月份開始的大量減產以及國儲局的兩次收儲的影響,今年一開始,有色金屬領域就出現內強外弱、近高遠低的格局。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協(xié)會的計算,即便是基本面最弱的鋁,今年3月份在國內現貨市場也出現了16.3萬噸的短缺。在這樣的短缺之下,價格上漲成為必然。
除大幅減產和收儲的影響外,內外盤套利資金面臨交割也是讓現貨持續(xù)升水的原因。今年以來,上期所各品種的期貨價格全面高于LME,這也就吸引了眾多“買倫敦、拋上海”的套利盤參與交易。而當套利盤面臨在現貨市場交割時,忽然發(fā)現現貨市場竟然無貨可供。這也就直接造成了3月份國內現貨市場持續(xù)升水,其中銅現貨的升水一度達到2000元,幾百元的升水在現貨鋁方面也成了家常便飯。
鋁價恐報復性下跌
“現在的狀況是,國內鋁企報價,進口鋁貿易商低于該報價成交出貨。”上海有色金屬網分析師蔣寧表示,趁著國內鋁廠供應不足的時機,進口鋁從3月份開始逐步占領國內市場,而根據他們對上海現貨市場的跟蹤,目前市場上95%的成交由進口鋁完成,國產鋁基本處于有價無市的狀態(tài)。
據了解,4月份的第三周國內鋁廠的現貨報價與進口貿易商的報價一度相差500-600元/噸,上周價差出現縮窄,基本在200元/噸左右。國內鋁廠直到現在仍無降價隨行就市的意圖,并企圖控制到貨量,強撐鋁價。而作為進口鋁貿易商來說,也樂于如此。“國產鋁掩護,我們好出貨呀!”一位進口貿易商毫不諱言表示了對國內鋁廠死守高價的歡迎。
“進口不可怕。”對于進口鋁對國產鋁市場的沖擊,文獻軍似乎并不擔心。他表示,國內鋁企的減產從2月份開始就已經停止了,三四月份是開工復產的高峰。文獻軍認為產能的集中釋放將在5月份體現在現貨市場上,屆時國內鋁價將迎來又一輪的報復性下跌,鋁價將重回12000-12500元/噸的成本價,而這樣的價格將貫穿整個2009年。在此過程之中,滬倫兩市的價格差異將被修正,逐漸趨于一致,進口鋁也就失去了涌進中國的動力。
責任編輯:劉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