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稀土應用情況
2010年04月16日 16:59 5713次瀏覽 來源: 中國稀土 分類: 新技術
日本、美國、法國、韓國占稀土用量的前四位,韓國的稀土一般用在LED和永磁電機上面。在材料來源方面,韓國多采用在我國投資,合資,或從美國和日本進口高純稀土氧化物來滿足國內的需求.韓國目前有5家LED生產線.三十多家磁體生產廠.韓國與我國多家稀土企業(yè)保持合作,其中江西南方稀土高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與韓國合資建設的熒光粉項目中包括年生產能力60 噸的等離子熒光粉生產線,韓國還與我國位于西安的稀土廠有合作關系.
韓國還非常注意在科技方面的創(chuàng)新和科技情報上面的收集, 三星電子資產是474億美金,比日本的三菱、SONY等要晚起的多,但是它的創(chuàng)新能力令日本和飛利浦、美國GE、摩托羅拉感到很大壓力。這家474億美金的三星電子,每年的科技開發(fā)投入是30億美金左右,超過中國科學院總的投入。它還注意吸收國外許多先進的 科學和技術的成果,它事先已經在中國各地做了調研,跟科學院簽訂5—6個聯(lián)合實驗室的協(xié)議,三星看到好東西就跟你簽合同,然后投點錢,分享這個知識成果。三星的轉化能力比中國好,體制比中國要來得有效。
隨中國、印度等國家的經濟高速增長及世界經濟的復蘇,礦石資源的供需日趨緊張。根據(jù)韓國的經驗,在工業(yè)化的進程中,隨著資源消耗量的提高,資源的價格呈現(xiàn)不 斷上升的趨勢,而且幅度相當大。由于礦石資源的不可再生性,相對于下游加工能力擴張的無限性,上游礦石資源的開采能力是有限的,資源儲量隨不斷開采使用將 逐漸減少。礦石資源的不可再生及有限性,使資源企業(yè)與下游加工企業(yè)談判時更具有“議價”能力,其價值長期趨勢看漲。
以制造業(yè)和電子工業(yè)起家的日本和韓國自身資源短缺,對稀土資源的依賴不言而喻。中國出口量的近70%都去了這兩個國家。
責任編輯: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ǎng):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wǎng)聲明:本網(wǎng)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wǎng)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wǎng)(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wǎng)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wǎng)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