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鋁擊敗五礦 有望入主北京礦冶
2010年09月08日 8:29 10395次瀏覽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分類: 鋁資訊
9月8日消息 9月7日,一位接近北京礦冶研究總院(下稱北京礦冶)的人士對記者表示,北京礦冶有望被中國鋁業(yè)公司(下稱中鋁)重組。
由于中鋁與北京礦冶的業(yè)務吻合度最高,國資委有意將北京礦冶納入中鋁旗下。
中鋁副總經理呂友清未對本報記者明確表示中鋁將重組北京礦冶。呂友清表示,中鋁一直在尋找資產優(yōu)良的重組對象,而北京礦冶科研實力突出,二者原來就是“一家人”。
上述消息人士對記者稱,北京礦冶被重組已成定局,在所有潛在重組方中,國資委目前最中意中鋁。“今年年底前要搞定重組,估計國資委改變主意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公開資料顯示,北京礦冶是我國以礦冶科學與工程技術為主的規(guī)模最大的綜合性研究與設計機構。先后隸屬于重工業(yè)部、冶金工業(yè)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總公司、國家有色金屬工業(yè)局,1999年轉制為中央直屬的大型科技企業(yè),現(xiàn)隸屬于國資委,旗下有上市公司北礦磁材和當升科技。
中鋁擊退五礦
在今年3月份“兩會”期間,五礦集團總裁周中樞透露,五礦正在與北京礦冶洽談重組。
5月份,北京礦冶一位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除了五礦,中鋁也希望重組北京礦冶。
“中鋁過來是自然的事情,我們本來就是一家分出來的。”上述北京礦冶內部人士說。
呂友清也對本報記者表示,中鋁與北京礦冶原本都隸屬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總公司,雖然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總公司于1998年解散,但雙方業(yè)務關系一直密切,“仍然是一家人”。
據(jù)本報記者了解,北京礦冶在有色金屬領域具有雄厚研發(fā)實力,中鋁的很多礦冶科研項目和工程設計項目交由北京礦冶完成。
然而,近幾年,中鋁在國內有色業(yè)的資深地位遭到后起之秀五礦集團的挑戰(zhàn)。五礦集團成立之初,承擔鋼材、有色金屬、電工電訊器材等商品的進出口業(yè)務,隨著業(yè)務多元化,金屬及礦產品的開發(fā)、生產、貿易成為五礦集團的主業(yè)之一。
今年年初,五礦集團被國資委指定為長沙礦冶研究院的重組方,而據(jù)本報記者了解,中鋁也曾有重組長沙礦冶研究院的意愿。
知情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國資委考慮到五礦在整合長沙礦冶研究院上比中鋁更具優(yōu)勢,中鋁因此出局。
上述消息人士告訴記者,目前,五礦已確定退出重組北京礦冶。
7月23日,在“中央企業(yè)負責人會議”間隙,周中樞沒有對本報記者確認五礦是否還在洽談重組北京礦冶,與“兩會”期間的表態(tài)相比,周中樞的態(tài)度顯得消極。
除了五礦,中鋼集團、中國有色、中冶等,也對重組北京礦冶表達了較大興趣。上述北京礦冶內部人士曾對本報記者表示,北京礦冶作為國內十大科研院,實力遠在長沙礦冶研究院之上,加上央企重組的方式為無償劃撥,“業(yè)內幾乎所有央企都表達過重組意愿”。
上述接近北京礦冶的人士表示,考慮到中鋁在整合北京礦冶方面最具優(yōu)勢,國資委已認可中鋁重組北京礦冶。
責任編輯: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