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視礦山資源 我國礦儲量保有年限最低6.5年
2009年06月25日 11:32 8940次瀏覽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分類: 鉛鋅資訊 作者: 柯志雄
更為積極的海外資源開發(fā)
2008年9月以來,國內銅期貨價格由當年初的7萬元/噸下跌最低至2.2萬元,目前仍低于4萬元/噸,同期鋁、鉛、鋅、鎳的價格也都接近腰斬。
6月22日,倫敦金屬交易所內突然出現(xiàn)的金屬拋售潮,是中國幾乎所有礦業(yè)投資者都無法忽視的:LME3個月期銅期貨大跌5.4%,至每噸4761美元,創(chuàng)4周以來的新低;鋁、鎳等其他金屬期貨亦跌幅明顯。
“有色金屬礦業(yè)的發(fā)展受到了嚴重的沖擊,礦產品價格大幅下跌,有色金屬股票價格劇跌,大量的中小礦山減產、停產。”有色金屬工業(yè)協(xié)會副會長高德柱并不小視虛擬經濟中的風暴對礦業(yè)實體經濟的擠壓,但他更傾向于超越短期漲跌來觀察趨勢。
“我們應看到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是不可改變的,我國正處于工業(yè)化和城鎮(zhèn)化中期,對有色金屬的需求仍然是上升的。”高德柱說。
上升的需求一方面體現(xiàn)在礦產品的進口上——2008年銅、鉛、鋅精礦的進口量同比增長均在10%-15%之間,而另一方面是更為積極的海外資源開發(fā)。
尚福山將后者劃分為四種:以中冶集團阿富汗項目為代表的直接獨立獲得勘探權和開采權;以中國有色礦業(yè)集團的贊比亞謙比希銅礦和緬甸達貢山鎳礦為代表的合作開發(fā);以中鋁、五礦為代表的投資收購現(xiàn)有礦業(yè)公司股份;以原有色總公司購買美國鋁業(yè)為期30年、每年40萬噸氧化鋁產能為代表的投資購買生產能力或產品購買權。
“我個人傾向于第一和第二種方式。如果能夠控股公司的話,第三種方式也可嘗試。第四種適合缺資源的冶煉企業(yè)。”尚福山顯然對相對徹底的“走出去”全球探礦頗為青睞。
但這種觀點同樣有反對的聲音。“關鍵不是方式,而是代價,”一位資深礦業(yè)人士告訴記者,“當年有色總公司購買美鋁的產能花了2.4億,到現(xiàn)在已經賺了不知道多少個2.4億了。”
[1] [2]
責任編輯:劉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