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加重資源稅對中國影響幾何
2011年06月16日 9:55 5639次瀏覽 來源: 證券時報 分類: 重點新聞
經過重重博弈后,澳大利亞政府日前公布了醞釀已久的礦產資源租賃稅(MRRT)草案,草案提議對澳大利亞境內鐵礦和煤礦所產生的利潤,征收30%的稅。如獲得通過,該方案預計于2012年7月1日起實施。
由于大宗商品價格近年來出現瘋漲,澳洲政府在2010年時就籌劃加重資源稅,以讓獲利豐厚的礦業(yè)更多地補貼國家財政。當年5月,時任總理陸克文推出礦業(yè)稅改革方案,擬對礦商征收40%的資源暴利稅(RSPT),這一舉措遭到包括“兩拓”在內的礦業(yè)巨頭的激烈反對,也成為陸克文最終下臺的重要原因之一。
吸取了前任的教訓后,現任的吉拉德政府與礦業(yè)巨頭進行了反復磋商,于今年6月10日推出新的礦業(yè)稅方案。新方案不僅降低了稅率,還允許企業(yè)把在礦山勘探、開發(fā)過程中發(fā)生的多項費用進行稅收抵扣。
鑒于近年來,澳大利亞已成為中國重要的投資目的地和貿易伙伴,尤其是在礦產資源租賃稅覆蓋的煤、鐵領域,兩國企業(yè)間的經貿來往更是頻繁。因此,澳洲政府的這項草案在中國國內掀起不小波瀾。
首先受到影響的,就是在澳洲投資鐵礦、煤礦的中國企業(yè)。13日,受該草案影響,在西澳開發(fā)鐵礦的港交所上市公司中信泰富,股價重挫5%以上。
不過,在業(yè)內人士看來,礦產資源租賃稅草案的影響可能沒有市場反應的那么大。這主要出于兩個原因:一是該稅種主要針對經營利潤為正的礦山,目前中國企業(yè)在澳洲經營的礦山中,進入成熟期且穩(wěn)定盈利的項目屈指可數。“大量的項目還在投入期,短期內不會受影響。”聯合金屬網分析師胡凱說。
二是在稅收抵扣上存在操作空間。比如,除了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的礦產資源租賃稅外,各州政府還按2%—10%不等的稅率征收使用稅,按規(guī)定這是可以用來抵減租賃稅的。此外,還有其他優(yōu)惠條件。“綜合算下來,實際稅率可能連20%都不到。”胡凱說。
在經歷了短暫的沖擊后,14日早盤中信泰富回升2%以上。針對另一家在澳洲有鐵礦業(yè)務的A股上市公司攀鋼釩鈦(000629),長江證券(000783)研究員劉元瑞稱,“實際資源稅賦有一定增量壓力,但不妨礙公司的成長”。
除了投資項目外,另一個可能受影響的是中國進口的鐵礦石價格。澳大利亞70%以上的鐵礦石出口中國,在目前賣方市場的形勢下,礦山可能通過加價來轉移因上繳資源稅而多出的成本。
“這種風險的確存在,但并不特別令人擔心。原因是現在的鐵礦石合同價并不通過談判來決定,而是參照現貨市場。即使2012年新方案開始實施,考慮到那時的鐵礦石供應會比現在寬松,提價的動力并不足。” 胡凱表示。根據其測算,目前澳洲大礦山的噸礦毛利在100美元以上,即使多繳20美元的資源稅,利潤空間依然可觀。
對于中國企業(yè)來說,如何應對新方案的沖擊十分重要。目前,澳洲政府允許“利益相關方”在7月14日以前對草案提修改意見,而大批在澳的中資企業(yè)不可錯過這一機會。如中信泰富14日表示,希望通過游說工作來減少該草案對公司業(yè)務的影響。
增加供應渠道也是一大策略。某大型鋼企負責人告訴記者,“正在考慮非洲的礦產開發(fā)機會。”
從根本上說,由于保護礦產資源的需要,資源稅的加重在全球有可能成為一種趨勢。中國作為重要的資源消耗大國,需要加快產業(yè)結構調整,減少對傳統資源、傳統產地的依賴,如此才不會因為一國增加資源稅而受到大的沖擊。
責任編輯: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