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上市成契機 上期所推動產品服務升級
2012年05月23日 8:39 1974次瀏覽 來源: 證券時報 分類: 有色市場
做好產品是企業(yè)立身之本,對于期貨交易所而言同樣如此,期貨新品種的開發(fā)及服務升級無疑是其創(chuàng)新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5月10日,白銀期貨的正式上市,成為上期所品種創(chuàng)新方面又一里程碑事件,也讓市場對于原油期貨、期貨期權等品種有了更多期待。
“通過提供豐富多樣的產品和提升服務水平,推動期貨市場功能發(fā)揮從粗放式、低層次的初級階段向充分高效發(fā)揮的中級階段轉變”,這是“三個轉變”中的重要一環(huán)。
白銀期貨上市贏得贊譽
今年是中國期貨市場的創(chuàng)新大年,作為年內第一個上市的期貨新品種,白銀期貨引來市場廣泛關注。從上市至今的表現看,白銀期貨運行平穩(wěn),贏得市場一片贊譽。
據了解,為了推動白銀期貨合約順利掛牌上市,上期所按照“高標準、穩(wěn)起步”的要求,細致規(guī)劃并逐一落實各項上市準備工作。從市場情況看,上市首日交易運行平穩(wěn),受當日國內外白銀市場價格波動影響,各掛牌合約價格圍繞基準價漲跌互見,較好地反映出市場供求預期與價格變動趨勢,產業(yè)客戶參與白銀期貨合約交易踴躍,合約持倉結構較為合理,多頭持倉以貿易商、法人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為主,空頭持倉以生產商和部分套利資金為主。
上市至今,白銀期貨表現搶眼。截至昨日收盤,白銀期貨累計成交量為437萬手,成交金額高達3843.7億元,持倉量升至12萬手。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協會副會長王琴華稱,上海期貨交易所白銀期貨的上市,將進一步健全我國有色金屬期貨序列,豐富國內有色金屬期貨體系,增強期貨市場服務有色金屬產業(yè)能力,對促進我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將起到重要作用。
期貨期權新品準備提速
中國證監(jiān)會主席郭樹清在“加快我國期貨市場改革發(fā)展 促進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專題學習報告會上指出,“要從國家經濟戰(zhàn)略的高度,抓緊建設原油期貨市場,逐步增強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的定價能力。”
上期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按照證監(jiān)會的統一部署,舉全所之力,重點抓緊推出原油期貨這一戰(zhàn)略性品種。而從可行性看,中國現階段開始建設原油期貨市場已經具備相應的市場基礎和經驗積累。但也應該要看到,原油期貨市場因其開放性和國際性,在結算、交割、參與主體及相應規(guī)則設計方面,可能比現在已上市交易的石油化工等期貨產品要復雜得多,需要諸多制度和政策法規(guī)的調整和配套。因此,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準備。
上述負責人表示,目前,在各方的努力下,原油期貨已初步形成包括國際平臺、基準油、離岸交易、保稅交割等內容的原則性框架,下一步,上期所將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推進各項上市準備工作。
此外,上期所還將把握好對外開放的時機、力度和節(jié)奏,充分利用推出原油期貨的重大機遇,穩(wěn)步推進國際化交易市場建設步伐。
該負責人同時表示,上期所將加大對相關期貨品種的期權類產品、商品指數期貨以及鐵礦石、合成橡膠、碳排放權期貨等產品的研發(fā)力度,繼續(xù)對品種合約、風險控制、結算、交割等規(guī)則體系和業(yè)務流程進行全面梳理完善,創(chuàng)新品種個性化管理模式,努力做到一個品種對應一個思路、一個對策,不斷增強品種功能發(fā)揮和風險控制的有效性,拓展服務國民經濟的廣度和深度。
責任編輯: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