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億熱捧滬深300股 包鋼稀土4億拔頭籌
2012年05月24日 11:27 1134次瀏覽 來源: 《證券日報》 分類: 有色市場
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顯示,昨日共有280只滬深300股獲資金青睞,累計主動買入大單達56.68億元,其中,主動買入大單金額超過1000萬元的個股有138只,占比49.29%。
本期特從滬深300股中挑選出昨日買入大單金額最多的3只個股包鋼稀土 (3.98億元)、中信證券 (1.59億元)、海通證券 (1.33億元)進行分析梳理,希望能為投資者布局滬深300股提供參考。
包鋼稀土主動買入大單3.98億元
昨日,在大盤微調0.42%的背景下,包鋼稀土跌幅達到3.05%,且盤中最大跌幅曾一度觸及4.78%,但依舊沒有改變資金對其關注的熱情。昨日包鋼稀土主動買入大單達3.98億元,再次成為滬深300中最獲資金青睞的個股。
從近期大單資金動向來看,包鋼稀土已連續(xù)三日成為滬深300中大單資金熱捧的對象,位居滬深300大單資金凈流入榜首。本周主動買入大單金額達12.28億元,5月以來至今主動買入大單達78.44億元。
對此,分析人士表示,近年來,稀土資源因其在國內乃至全球的稀缺性,越來越受到重視,在補庫存、國家收儲和環(huán)保力度加強等一系列的行業(yè)利好推動下,稀土多數產品價格3月以來至5月上漲了20%至30%,包鋼稀土從中受益較大,公司一季報顯示營收同比增加68.72%,凈利潤同比大增149.44%,均系稀土產品價格及銷量同比增長所致,正是由于其業(yè)績增長明顯以及高送轉題材使其獲得了資金的狂熱追捧。
具體來看,包鋼稀土母公司包鋼集團所擁有的內蒙古白云鄂博是中國最大的輕型稀土礦,其稀土資源在國內占比達83%,而中國稀土資源全球第一,約占全球總量的35%。公司下屬包頭稀土研究院是中國唯一一個國家級稀土專業(yè)研究機構。
中信證券主動買入大單1.59億元
昨日,中信證券漲幅2.26%,跑贏大盤2.72個百分點,主動買入大單金額達1.59億元。
從市場表現來看,中信證券自1月6日觸底以來至今,始終保持較好的向上趨勢,累計漲幅達46.39%。
從近期大單資金動向來看,中信證券本周主動買入大單金額達3.68億元,5月以來至今主動買入大單達21.1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12年5月9日公告,全資子公司中信證券(浙江)、控股子公司中信萬通獲準“變更業(yè)務范圍,增加融資融券業(yè)務”。中信證券(浙江)、中信萬通將在辦理完畢營業(yè)執(zhí)照、公司章程等變更手續(xù),并換領經營證券業(yè)務許可證后,按照有關規(guī)定,正式受理投資者的融資融券業(yè)務申請、開展融資融券業(yè)務。
對此,國泰君安證券表示,中信證券融資融券業(yè)務爆發(fā)在即,此外,創(chuàng)新預期逐步兌現將是最大催化劑,維持“增持”評級,調整2012年至2014年每股盈利達0.42元、0.5元、0.6元,提升目標價至15.88元。
海通證券主動買入大單1.33億元
昨日,海通證券漲幅1.77%,跑贏大盤2.19個百分點,主動買入大單金額達1.33億元。
從市場表現來看,海通證券自1月6日觸底以來至今,累計漲幅達46.47%。
從近期大單資金動向來看,海通證券本周主動買入大單金額達2.66億元,5月以來至今主動買入大單達15.05億元。
海通證券融資融券、股指期貨交易、大宗交易等業(yè)務市場排名第一,并首批獲得約定式回購證券交易、RQFII和債券質押式報價回購業(yè)務資格,在管制放松、創(chuàng)新開閘行業(yè)背景下,作為凈資本充足、渠道廣泛、分類評級高的大型券商 ,公司將受益于行業(yè)變革。
中信建投表示,海通證券經紀業(yè)務市占率提升,承銷量躍居季度榜首制度改革與創(chuàng)新超預期助行業(yè)估值提前業(yè)績提升,且流動性改善支撐券商經紀業(yè)務,加之證券交易費用降低點燃市場換手率提升預期,對證券業(yè)持積極看法。海通證券基本面優(yōu)異,創(chuàng)新早布局占先機,估值相對占優(yōu),顯著受益創(chuàng)新業(yè)務,給予“增持”評級。
責任編輯: 四筆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