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鋼釩鈦絆倒了35位分析師 盈利低至預期0.2%
2012年08月20日 8:56 1016次瀏覽 來源: 理財周報 分類: 有色市場
攀鋼釩鈦是一個典型,“坑”了35位分析師。“集體誤判”的公司,你要格外小心。
有這么一批很“蠱惑”的上市公司,表面上看種種美好,比如重組概念耀眼,新項目、新合同、新產品誘人。分析師們扎堆潛心研究,最終卻“被失望”。
攀鋼釩鈦是一個典型,143份研報“出錯”。云內動力,93%的研報對它的預測嚴重“失效”。山西三維,73%的研報出現重大“誤判”。海越股份,70%的研報把不著真實的業(yè)績。
攀鋼釩鈦鋼鐵鐵礦兩張臉
有一家上市公司,讓研究它的所有券商分析師“大失所望”。這家公司是攀鋼釩鈦,它2011年的凈利潤數字很嚇人,從預想的十億元級別墜落至千萬元。
2011年全年,共有35位鋼鐵行業(yè)分析師發(fā)布了145份研報,給予重組中的攀鋼釩鈦“買入”、“增持”、“強烈推薦”等評級,看多之情溢于言表。中投證券分析師初學良預測攀鋼釩鈦2011年凈利潤最高可達50.97億元,長江證券分析師劉元瑞預測盈利最少6.53億元。
不曾想2011年年報揭曉,攀鋼釩鈦被斥為“騙子”公司,全年僅盈利1262.92萬元,只有預測的0.2%-2%。35位分析師集體“誤”判,多達143份研報預測偏差超過50%。
一創(chuàng)分析師張文豐表示曾就業(yè)績問題與攀鋼釩鈦進行溝通,“攀鋼重組的消息出來后,業(yè)內分析師對它2011年業(yè)績的預測,基本上是基于新注入資產;但攀鋼在做年報那時資產注入還沒完全交割,報表既合并了置入資產,也考慮了置出的虧損較大的鋼鐵資產,這樣就和分析師預測有較大出入。”
換言之,彼時攀鋼釩鈦還長著鋼鐵企業(yè)的身體,卻早在一年前就向外界表明它超前的資源公司的心。2011年內,一創(chuàng)張文豐、中投初學良、廣發(fā)馮剛勇、中信周希增、國信鄭東均對攀鋼釩鈦發(fā)過10余份研報,并且他們按重組后口徑作出的盈利預測都不低于20億元。
像攀鋼釩鈦這樣業(yè)績遠不如預期的公司還有不少。云內動力,15份研報,14份“誤”判凈利潤不少于9455萬,實際不足4000萬;山西三維,73%研報預測的凈利潤區(qū)間在1.96億-3.66億元,實際上僅有3211.99萬元;海越股份27份研報,19份預測盈利在1.35億-5.14億元左右,實際盈利不足6000萬元??床磺宓墓厩f萬,看不清的原因五花八門。
例如,LPG(液化氣)價格下跌利好石化企業(yè),尤其是著手于138萬LPG石化深加工項目的海越股份。東方證券王晶等分析師紛紛撰文“熱捧”,期待其“化繭成蝶”,結果竟是海越股份2011年業(yè)績嚴重下滑,879.33萬元的盈利遠不及分析師們預測的1/2。
攀鋼釩鈦的故事無非重組二字。然而,這項重組歷時一年半迄今仍未收官,攀鋼釩鈦2012年4月23日公布的重組實施進展顯示,還有部分擬置出資產的交割沒完成。
“2011年業(yè)績和預測相差較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公司從2011年年初就說要重組了,但這中間有所推遲,也影響到業(yè)績,而我們的預測是基于成功重組后的情況。”中信證券分析師周希增表示。2012年一季度,攀鋼釩鈦業(yè)績也不甚理想。營收僅有36.67億元,下滑幅度達68.10%;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5.26億,但主要是因為投資收益增長7809.99%。鞍千礦業(yè)、卡拉拉鐵礦等鐵礦資源注入的提振作用似乎沒有預想中的樂觀。
事實上,鐵礦石價格自2011年9月的175美元/噸一路暴跌,今年7月以來更是頻頻“砸底”,其未來持續(xù)盈利能力存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而作為攀鋼釩鈦重要業(yè)績貢獻來源的卡拉拉海外礦山卡拉拉鐵礦在去年也爆出了成本大幅上升、投產延遲的消息。
頂著重組光環(huán)的攀鋼釩鈦,讓鋼鐵行業(yè)的分析師們愛恨交織。
不再發(fā)研報,分析師“無言勝有言”
預期太豐滿,現實太骨感。
記者統(tǒng)計發(fā)現,35名鋼鐵行業(yè)分析師中,以長江證券分析師劉元瑞對攀鋼釩鈦的預測偏差最小,唯一兩份偏離度低于50%的研報即為其撰寫。劉元瑞對攀鋼釩鈦的盈利預測在5550萬元-11.97億元區(qū)間(根據預測的EPS推算得出),遠遠低于同行業(yè)分析師。
對于遲遲等不來理想業(yè)績的公司,有些分析師則選擇放棄跟進。
記者發(fā)現,今年以來,廣發(fā)證券的分析師馮剛勇、中信證券分析師周希增已不再對攀鋼釩鈦發(fā)布相關研報。
“一般發(fā)了研報的代表看好,沒看好的就沒說嘛,我們就從今年年初開始不怎么研究攀鋼釩鈦了。”一長期跟蹤攀鋼釩鈦的分析師告訴記者。
華南某基金公司則向記者透露,“攀鋼釩鈦,我們的研究員已經不推薦很長時間了。”
責任編輯: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