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四年再回首
2012年10月24日 12:40 2435次瀏覽 來源: 經濟觀察報 分類: 有色市場
環(huán)球:教訓何以轉化為經驗?
2008年9、10月間,風起云涌。雷曼兄弟正式申請破產保護,發(fā)軔于此前一年多的次貸危機震撼了世界。接下來,股市大跌、信貸驟縮,金融機構忙于去杠桿化,失業(yè)激增、經濟滑坡,從衰退滑向危機,白宮易主、歐盟告急,美國病演變成了全球痛。當然在少數識者眼中,這一切來得并不奇怪或新鮮,不過是“非理性繁榮”的又一次破滅:長時期的超低利率、高杠桿、復雜的金融工具,催生了房地產和投資泡沫,而放松管制、過度消費的大環(huán)境,更助推其不斷膨脹,最終依賴高赤字的投機狂歡以崩潰落幕。
針對危機,美國嘗試采取了各種措施,從直接購買“有毒”資產、注資,到降息、調整會計規(guī)則,直至重整、國有化金融機構,不一而足。法律層面,2008年10月“緊急經濟穩(wěn)定法案”(TARP)、2009年2月“經濟刺激法案”、2010年7月“華爾街改革與消費者保護法案”(Dodd–Frank)、2012年4月“工商初創(chuàng)企業(yè)推動法案”(JOBS)等幾部重要新法相繼通過。然而,在筆者看來,截止目前這些舉措大多集中于激勵端(如限制薪酬并延期獲得),在約束端則乏善可陳,并沒有什么法律責任被切實追究。金融大亨們的收入基本未減,而丑聞仍不時曝出。更要命的是,巨額債務問題并沒有解決,只是更多地被從私人轉移到公共部門,且越滾越大,雖有三輪量化寬松刺激使得股指重回峰點、金價頻創(chuàng)新高,但經濟始終不見起色而失業(yè)率高企。看上去美國尚未出現其所希冀的那些“變化”。而歐洲的情況似乎更糟,傳統高福利、平緩增長的穩(wěn)定結構受到嚴重沖擊,幾乎所有部門的資信情況均有惡化,南歐國家的持續(xù)動蕩引發(fā)了人們對歐元前途的普遍憂慮。當下,排名前10位的發(fā)達經濟體外債總和已占到全球債務的83.8%。主要發(fā)達國家以債務支持消費的模式難以為繼。
責任編輯: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