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屬超標 滬食品包材4批次不過關
2012年11月30日 15:4 3164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生活中的重金屬污染
據《解放日報》報道,近日發(fā)生的白酒塑化劑風波引發(fā)了消費者對食品包裝材料的關注,市消保委昨天通報的食品包裝材料比較試驗結果顯示,本市市場上隨機抽檢的100批次食品包裝材料合格率為96%,僅有4批次受檢樣品不合格,主要問題為蒸發(fā)殘渣(4%乙酸)、熒光性物質兩項指標不合格。
據悉,被抽檢的樣品主要來自滬上超市銷售、餐飲企業(yè)使用的塑料盒(托)、塑料杯、塑料袋、塑料碗、紙杯、紙盒、餐盤紙等塑料和紙制食品包裝材料。
經檢測,上海長發(fā)購物中心有限公司新鎮(zhèn)路店銷售的南京美馳紙塑制品有限公司生產的PP塑料盒蒸發(fā)殘渣為33.9毫克/升,超出標準規(guī)定的30毫克/升的限值。
據介紹,蒸發(fā)殘渣主要針對塑料制品,是指用4%乙酸、65%乙醇、正己烷和水等4種不同的溶液,模擬塑料制品在使用過程中遇醋、酒、油和水等液體時析出殘渣的可能性。如果使用的原料質量低劣或者在生產中不恰當地使用添加劑,部分物質就有可能在接觸上述液體時遷移出來。這些殘渣及殘渣中的重金屬等化學物質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尤其是處于成長期的兒童和青少年。
此外,天津天禧紙制品廠生產的蛋筒套(今年4月22日生產)、上海時越印刷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打包盒(今年8月13日生產)和上海味優(yōu)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第九分店使用的包裝紙(今年8月2日進貨)等3批次產品被檢測出熒光性物質超標,每100平方厘米紙樣中的最大熒光面積超出了5平方厘米。
市消保委專家指出,個別生產廠家為了節(jié)省成本使用再生紙、違反食品包裝用紙的有關規(guī)定使用印刷品用紙或為了給包裝用紙美白而加入了熒光增白劑,都有可能導致產品熒光性物質超標,熒光性物質不像一般化學成分易被分解,可能會被與其直接接觸的食品吸附,并在人體內蓄積,大大削減人體免疫力,危害人體健康。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