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造電子廢棄物智能交投網絡
2013年08月13日 16:4 8099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大件電器上門收取、小件電器則通過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的回收體系,像寄信一樣方便
為真切感受新的電子廢棄物回收模式,記者日前搭乘阿拉環(huán)保網回收人員小周的回收車,全程體驗了一次回收工作。
在回收車的駕駛座前,裝有一個GPS。“這是為了實時跟蹤監(jiān)控交投物的流向。”小周告訴記者。駛進上海莊臣有限公司后,記者見到了早已等候在大廳的公司環(huán)境工程師彭先生。
小周確認了彭先生交投的廢舊電子產品后,便拿出了“阿拉環(huán)保網回收服務單”逐項填寫。在 “贈送積分”一項中,小周填上了“30元”。填寫完畢,彭先生簽字后,從口袋里取出了自己的阿拉環(huán)保網會員卡。小周接過卡在自己帶來的POS機上一刷,30元便打入了卡中。
彭先生介紹說,公司廢棄的電器都直接交給阿拉環(huán)保網專業(yè)回收。他說:“為了方便企業(yè)員工,我們還會在每季度為員工統(tǒng)一交投一次廢棄電器。員工只要將電子廢棄物帶到單位就可以了。”
據介紹,他們交投的對象是阿拉環(huán)保網創(chuàng)辦者——上海金橋再生資源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
一般來說,電子廢棄物回收分為兩種。像電視機、洗衣機、空調、冰箱和電腦這種大件電器,居民可電話預約,有專業(yè)人員上門回收。“除了崇明島,全上海我們都上門。”金橋公司市場拓展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說。而像手機、U盤、電話等小件電子廢棄物,他們推出了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的回收體系,讓居民交投小件廢棄電器就像寄信一樣方便。“我們與銀行一起,推出了這樣的有償回收模式。”金橋公司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悉,上海市的交投網點主要分布于浦東、虹口、靜安、黃浦、閘北、嘉定和普陀區(qū),目前已有1812個網點。按照計劃,今年內將增至2000個,在3年內,由這些交投點構成的電子廢物交投網將在全市覆蓋。
據介紹,居民交投時,先上阿拉環(huán)保網或直接在智能回收終端上注冊成為會員。在終端回收箱中刷卡獲得自粘條碼,將自粘條和會員卡綁定的手機號貼到交投物上就可以放入回收箱。回收公司的工作人員會定期前來收集,通過人工錄入或掃描條碼,將相應的積分打入居民的會員卡中。
而與以往交投廢棄物所獲積分只能兌換禮品不同,此次采用的銀行卡捆綁方式是將投放者所獲積分直接打入相應的“環(huán)???rdquo;賬戶,隔月即可轉為現金使用。按規(guī)則,100分可換為1元。例如一臺25寸電視機,最高積分為12000分,投放者相應可得的金額就為120元。
據悉,金橋公司回收的電子廢棄物,在倉庫里積累到一定數量后,就被送往專業(yè)處置電子廢棄物的新金橋環(huán)保有限公司。此外,他們公司還會處理家電企業(yè)、賣場回收的大件電器。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