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電纜行業(yè)觀察 鋁合金電纜標準亟待完善
2013年10月17日 9:52 8791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鋁資訊
眾所周知,鋁導體電纜可分為鋁芯電纜與鋁合金電纜,經實踐證明,鋁合金電纜更受人們青睞。
20世紀60年代,純鋁制造的鋁芯電纜在北美迅速鋪開,美國南方電線公司(Southwire)于1968年研制的鋁合金建筑電線,獲突破性進展,并在美國和加拿大推廣應用。不過,到了20世紀60年代末,早期安裝的鋁芯電氣線路頻繁發(fā)生接續(xù)故障,電力部門和居民發(fā)出不少抱怨。為了解決這些問題,1970年,電線電纜公司開始研究鋁合金電纜升級問題。
在我國電線電纜工業(yè)中,鋁合金電纜的成長期并不短,早在20世紀60年代,我國便開始研究鋁合金導體應用于架空導線,至今已有50年的歷史,但批量用于架空輸電線路建設,還是20世紀90年代。真正替代進口,大量用于工程建設,則是從三峽電站工程建設開始。而用于電力電纜卻只是近幾年才剛剛發(fā)展起來。
鋁合金線不容忽視
上海電纜研究所黃豪士介紹說:“鋁合金比純鋁的強度高、耐熱性優(yōu),制成的導線有較好拉重比。”
作為鋁合金電纜的上游原料,鋁合金線已引起了大家的重視。
據介紹,早在20世紀60年代,天津便開始建設鋁合金導線的生產車間,但后因天災毀于一旦,隨后武漢電纜廠創(chuàng)建了車間,且一直延續(xù)至今。
電線電纜行業(yè)是電工用鋁合金的主要用戶,近兩年,約200萬噸的電工鋁導體用于輸電線和電纜線芯。
目前被列入國家電網公司采購名單中的鋁合金線生產企業(yè)有4家,但宣稱已能生產和正在建設的公司已達10余家。
“我國發(fā)電量和用電量目前均在世界前列,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我國用電量也將會與日俱增,節(jié)能將是非常重要的任務。鋁合金線在新建的輸電線路上,特別在大跨越用導線以及在增容的舊線路改造中,都有較為廣泛的應用前景。”黃豪士表示。
他同時也強調,國內鋁合金線仍需注意以下兩點:其一,盡管擁有優(yōu)良的性能,但生產時對工藝性能要求更嚴格,所以應嚴格遵守操作流程。其二,優(yōu)良的產品,應有良好性能的設備來制造。國外(如美國、意大利等國家)都有性能優(yōu)良的鋁合金連鑄連軋機組,但價格高昂,國內應進行詳細對比。
目前,國內鋁合金電纜主要應用于架空導線、大跨越導線、電力電纜以及通信電纜等領域,相關領域的發(fā)展狀況又如何呢?
據了解,架空輸電線用鋁合金電纜目前國內主要有兩大系列,分別為鋁-鎂-硅系鋁合金電纜與耐熱系列鋁合金電纜。
前者在國內的研究及生產已有較長時間,近幾年該類導線產品的應用發(fā)展較快,廠家的生產設備較為先進,工藝也日趨穩(wěn)定,產品性能指標達到或超過國際同類產品水平。當前已有5、6家公司能夠穩(wěn)定實現批量生產和批量供貨。目前國內架空導線用鋁合金(包括配套成熟生產技術)年產能約8萬噸。近幾年還大量獲得國際訂單出口海外。而對于耐熱鋁合金電纜而言,IEC62004標準中規(guī)定的AT1、AT2型在國內已有應用,并且實現國產化,國內已有4家企業(yè)具備AT2型耐熱鋁合金生產能力。但對AT3、AT4超耐及特耐熱型鋁合金線材,國內尚在研究中,并未形成成套生產技術和生產能力。據了解,江蘇中天、杭州電纜、航天電工、青島漢纜都已走在了相關領域的前列。
與此同時,隨著我國高強度(耐熱)鋁合金線、高強度鋁包鋼線、特高強度鍍鋅鋼線的研制成功和批量生產,我國大跨越導線都實現國產化,即便是跨越2.5km以上的大跨越導線,我國也可進行自主生產,完全實現國產化。我國大跨越工程導線的應用已形成以鋼芯鋁合金絞線為主要線種,建設規(guī)模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而電力電纜用鋁合金主要是以牌號8030為代表的鋁-鐵-銅系列合金。據悉,美國通用電纜(中國)于2009年在中國建廠,形成了生產能力,并開拓推進在中國市場的應用,在此引導下,國內近幾年大有風起云涌、星火燎原之勢。2012年國內鋁合金電纜產值約20億元,約合鋁合金導體3萬余噸,其中出口電纜產品約5億元。目前這一領域的主要生產企業(yè)有美國通用電纜(中國)、河北科力特、無錫長峰、南昌電纜、安徽欣意、安徽太平洋等。主要用于國內建筑及企業(yè)用戶,一部分出口北美市場。
隨著銅包鋁線的技術進步,銅包鋁-鎂合金線(直徑一般在0.40mm以下)用于替代鋁-鎂合金線,并大量用于程控交換機電纜編織層等。
業(yè)內人士介紹說,隨著鋁合金電纜的逐步應用,以及用戶接受度的不斷提高,這一領域相關產品會越來越受到市場的肯定。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