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銅建設循環(huán)經濟典范 爬坡邁坎向上走
2014年07月31日 9:44 10226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觀念轉變增效益
根據云銅集團對上半年經營情況的分析,1~6月,集團實現持續(xù)盈利,自產銅精礦含銅單位生產成本同比降幅達10.92%,管理費用同比下降8.25%,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已完成全年目標的79.76%,資產負債率控制在考核目標以內。礦山損失率、選礦回收率、冶煉礦產銅金銀回收率等多項主控技術經濟指標均優(yōu)于年度計劃,剔除貿易后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同比提高了1次以上。
事實上,在經營管理最困難的2013年,逐步改善的經營和技術經濟指標已經成為云銅樹立發(fā)展信心的一大有力支撐。2014年上半年,云銅礦山成本不斷下降,部分冶煉指標持續(xù)優(yōu)化,武建強用“市場形勢嚴峻,內部形勢向好”對這一現象做了概括。他表示,經營理念的轉變對促進云銅發(fā)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它促進了企業(yè)運作方式的轉變,提升了企業(yè)的盈利能力。
據介紹,自2013年起,針對企業(yè)運營管控模式上存在的問題,云銅集團在經營管理上就立足觀念轉變,進一步落實效益至上的經營理念和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經營行為,圍繞強管理、降成本、控風險、增效益推進企業(yè)運營,銅、金、銀原料采購全部實現量價日閉合鎖定加工費空間,多家二級單位自產礦在期貨市場保值以鎖定利潤空間,降低了企業(yè)經營風險。一批進口礦長期合同得到優(yōu)化,不但提供了更適合云銅冶煉工藝使用的原料,還為集團避免了3億多元的損失。
同許多礦業(yè)公司一樣,支撐云銅盈利的大頭是自有礦山,今年上半年,該板塊實現利潤就占了集團整體利潤的絕大部分。令人欣喜的是,往年被視為云銅經營最大“出血點”之一的營銷塊板,上半年也徹底實現扭虧為盈,僅靠凈頭寸運作一項,就為企業(yè)貢獻了2900萬元利潤。
秉承效益至上的經營理念,營銷總公司運用運營轉型查找工作鏈上的效益流失點,并積極予以優(yōu)化。公司副總經理王磐松瞄上了一家為云銅供礦的國有礦山。他發(fā)現這家礦山雖然供給云銅的礦量不少,云銅卻全部從中間商那里購買,“這一轉手,肯定就有效益流失。”王磐松沉下心來接連幾個月收集、關注、分析這家礦山的供銷情況,并找機會與這家礦山企業(yè)直接進行了接觸交流,2014年春節(jié)前,雙方飛到北京終于簽下了直供合同。新合同采購系數較與中間商簽的合同降低了約6個百分點,6月底又再降了2個百分點,相當于每噸原料采購成本減少了3000元以上,單此一單合同優(yōu)化,全年就可節(jié)約原料采購費數千萬元。
王磐松告訴筆者,今年營銷系統從強化原料采購、運費、庫存、客戶服務、政策爭取、凈頭寸運作、日清日結、原料品質差、費用控制、隊伍建設等多方面入手,圍繞創(chuàng)利增效多措并舉。在推進國內原料采購工作中,公司一改過去一味害怕失去客戶的心理,對客戶進行了優(yōu)化,清理了一批原料做假的客戶,避免了企業(yè)的效益流失,雖然因此放棄了2萬個金屬噸的原料,卻因加大了對優(yōu)質客戶的服務力度并強化原料采購,依然完成了上半年原料采購計劃。
受經營理念的影響,往年同樣被視為盈利困難戶的云銅冶煉板塊,今年上半年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完全市場化的條件下,該板塊位于內蒙古赤峰市的骨干企業(yè)赤峰云銅圍繞年度目標,著眼抓市場、強技改,從增產增收上挖潛力,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進度目標,且效益較上年同期增加了760萬元。而云銅目前最大銅冶煉企業(yè)冶煉加工總廠只是因為停產檢修欠產影響了效益進度目標完成,目前正在全力追趕產量。這似乎意味著2014年云銅運營將出現一個歷史性的轉折,其主產業(yè)鏈產供銷有希望全線實現盈利。
從業(yè)績提升、企業(yè)健康度和“同創(chuàng)輝煌”戰(zhàn)略項目管理三個方面深入推進的運營轉型,作為企業(yè)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管理手段,已促成集團層面管理的51個重大持續(xù)改進項目實現收益2.7億元。
企業(yè)內力的不斷增強,提升了云銅集團領導班子的經營管理底氣。“盡管仍然面臨巨大挑戰(zhàn),但仍有希望完成全年4.5億元利潤目標。”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