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地礦局獲得多項科研成果
對低品位難選冶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具有深遠意義
2015年02月09日 9:11 5037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新技術
貴州省地礦局中心實驗室承擔的多個科研項目近日成功結題,其研究成果對促進貴州省的釩礦、高鐵碳酸錳礦以及其他低品位難選冶礦產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具有深遠意義。
近年來,貴州省地礦局中心實驗室增強主動服務地質科研意識,加大對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的研究,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貴州地質實驗科技的進步。
在此次結題的《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qū)低品位高鐵碳酸錳礦富集降雜研究》項目中,該實驗室工程技術人員根據高鐵碳酸錳礦綜合利用技術需求,對該類型錳礦的原礦性質、降雜技術進行了研究,通過強磁、浮選試驗,提出了一粗一掃強磁選生產工藝方案,這一研究成果對配合“遵義錳礦整裝勘查”項目的實施及促進遵義地區(qū)錳礦的開發(fā)利用具有重要意義;在《伴生多金屬低品位鐵礦元素賦存及綜合利用可行性研究》項目中,該實驗室采用電子探針、巖礦鑒定及選擇性溶解等方法,查明了這類低品位難選冶礦石中鐵、鈦、鎵、銅等元素的賦存狀態(tài),并通過直接還原-弱磁選方法,獲得了高品位的鐵,采用硫酸化焙燒-酸解-水解工藝,獲得金紅石型鈦白粉;在《預富集提釩聯合工藝及提釩尾渣資源化利用研究》項目中,該實驗室以貴州省鎮(zhèn)遠縣江古含釩炭質頁巖為例,進行了原礦物理富集選礦、提釩后尾渣綜合利用,以及提釩工藝廢水處理等的研究和半工業(yè)化的試驗,研究成果對于促進該類釩礦資源的清潔開發(fā)利用技術提升具有深遠意義;在《貴州省冊亨縣百地金(砷)銻礦綜合利用試驗研究》項目中,該實驗室通過兩年近萬次的試驗研究,實現了無氰浸金以及銻、砷、硫的綜合利用,其研究的新工藝流程體現了“化學預氧化無氰提金”的最大亮點,具有極高的創(chuàng)新性。(王琴)
責任編輯:趙天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