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重要地質遺跡資源家底初步摸清
2015年04月03日 9:13 2308次瀏覽 來源: 中國國土資源報 分類: 地質礦業(yè) 作者: 毛曉長 董穎 曹曉娟
中國地質調查局近日透露,截至目前,全國已在河南、四川等13個?。▍^(qū)、市)開展了系統(tǒng)的地質遺跡調查工作,調查和登錄重要地質遺跡2000余處,對其他18個省(區(qū)、市)進行了重要地質遺跡點信息的收集和篩選工作,全國共收集省級以上重要地質遺跡點4400余處,我國重要地質遺跡資源家底初步摸清。
2009年,中國地質調查局部署了全國重要地質遺跡調查,由中國地質環(huán)境監(jiān)測院具體組織實施,統(tǒng)籌開展了省級調查評價和全國綜合集成兩個層次工作,旨在查明我國重要地質遺跡資源現狀,深化地質遺跡調查理論和保護方法研究,促進地質遺跡資源的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服務地質環(huán)境保護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
通過5年努力,全國收集省級以上重要地質遺跡點4400余處,基本查明其類型、位置與主要特征,初步確定了等級,并開展了數據庫建設工作,編制了全國重要地質遺跡資源分布圖。在全國重要地質遺跡調查過程中,首次從保護與合理開發(fā)利用地質遺跡的角度,根據地質遺跡的重要價值,結合地質學科分類以及地質遺跡的成因、作用、地貌形態(tài)、自然屬性等,制定了地質遺跡分類方案,將地質遺跡分為3大類、13類、46亞類。在此基礎上,編制了貫穿地質遺跡調查、評價、數據庫建設全過程的技術要求,并配套編制了技術要求實施細則,自主研發(fā)了從野外數據采集到資料綜合及成果表達全流程信息化的地質遺跡數字調查系統(tǒng),規(guī)范統(tǒng)一了全國地質遺跡調查工作。
與此同時,全國重要古生物化石產地調查作為全國重要地質遺跡調查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查明了產地化石產出情況和保護現狀,提出了保護建議;配合《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實施,組織編寫了《國家古生物化石分級標準(試行)》建議稿和首批《國家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名錄》討論稿,已由部審核通過并正式發(fā)布;開展了化石保護條例完善和條文解釋、條例配套管理辦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組織開展了省級和全國地質遺跡保護規(guī)劃研究,提出了一批地質公園和野外科普基地候選地建議,為國家古生物化石保護和地質公園管理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據悉,中國地質調查局將加快推進省級地質遺跡調查,全面掌握我國地質遺跡資源家底。同時加強全國層面綜合集成,建立點—省級—全國3個層次一體化的數據庫與管理系統(tǒng),開展典型地層剖面和丹霞、雅丹地貌等不同類型專題成果總結,為促進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基礎信息和科學依據。此外,還要深化理論和方法研究,系統(tǒng)總結基礎地質、地貌景觀和地質災害等不同類型地質遺跡調查方法,開展地質遺跡發(fā)育規(guī)律、地質背景和演化過程研究,進一步完善地質遺跡價值評價體系,提升調查研究水平。緊密圍繞國土資源管理需求,研究、編制全國地質遺跡保護規(guī)劃和保護名錄建議,完善地質遺跡調查技術標準,推進地質遺跡科普示范等工作。
責任編輯:羅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