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弱勢格局仍難逆轉
2015年07月13日 8:10 2309次瀏覽 來源: 期貨日報 分類: 期貨 作者: 陳敏
近期,全球市場風雨飄搖。國內股票市場經歷了快速回調,海外希臘公投觸動市場神經,但黃金市場并未因此而受益,價格一度跌破1150美元/盎司整數(shù)關口。我們認為,避險功能喪失的主要原因是對經濟緊縮風險的擔憂和流動性危機主導了市場,導致金價低迷。受國內股市大跌后反彈帶動,流動性危機和對緊縮前景的擔憂有所緩解,黃金價格小幅反彈,但沖高回落未能站穩(wěn),意味著市場短期扭轉局面進而反轉的可能性較低。
近期,全球市場風雨飄搖。國內股票市場經歷了快速回調,海外希臘公投觸動市場神經,但黃金市場并未因此而受益,價格一度跌破1150美元/盎司整數(shù)關口。我們認為,避險功能喪失的主要原因是對經濟緊縮風險的擔憂和流動性危機主導了市場,導致金價低迷。受國內股市大跌后反彈帶動,流動性危機和對緊縮前景的擔憂有所緩解,黃金價格小幅反彈,但沖高回落未能站穩(wěn),意味著市場短期扭轉局面進而反轉的可能性較低。
流動性風險影響金價股票市場下挫推動國內經濟面臨經濟緊縮壓力。本輪國內股市調整將通過一系列途徑影響黃金市場。首先,財富效應的破滅影響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因股市下跌而受挫的投資者將減少黃金消費。其次,投資者擔心股市的調整可能會影響實體經濟,最終引發(fā)匯率貶值,人民幣潛在貶值的風險導致黃金融資進口需求明顯下降。近期,央行已經采取了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的措施,導致人民幣出現(xiàn)拋壓,人民幣兌美元即期近期創(chuàng)逾兩個月的低位。最后,股市下跌傳導至實體經濟后,可能引發(fā)國內經濟通縮風險,進而造成通縮輸出,從歷史經驗來看,通縮對金價不利。因此,從上述調整路徑我們可以看出,在股市經歷了一輪大幅調整之后,國內黃金消費需求的復蘇將受到遏制,預計今年國內黃金需求將出現(xiàn)明顯下滑。
流動性風險導致金價在危機早期表現(xiàn)一般。希臘公投結果顯示希臘民眾以壓倒性的投票結果反對國際救助條款,而7月希臘還需償還歐洲央行39億歐元。我們承認,希臘問題是近期一個主要的事件性風險,希臘退歐可能對全球市場造成較大沖擊,但從過往經驗來看,我們認為,現(xiàn)階段該問題并不能引發(fā)市場對黃金的青睞。從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階段黃金的表現(xiàn)可以看出,在危機爆發(fā)的第一階段,黃金表現(xiàn)低迷,主要原因是此階段流動性風險明顯壓過市場的避險需求,黃金因為良好的流動性而最容易在此階段被賣出變現(xiàn),只有到了流動性危機出現(xiàn)緩解的階段,避險需求才會主導金價,進而帶動金價出現(xiàn)牛市。
強勢美元仍將持續(xù)美聯(lián)儲6月FOMC會議紀要顯示,絕大多數(shù)委員對加息較為謹慎。許多美聯(lián)儲官員對外圍風險比較擔心,憂慮如果希臘債務僵局不能得到化解,恐怕會蔓延至美國市場。盡管美聯(lián)儲目前仍然謹慎,但種種跡象充分表明,美聯(lián)儲仍走在今年加息的道路上。美國經濟保持溫和增長,美國當周初請失業(yè)金人數(shù)已連續(xù)18周低于30萬人,在勞動力市場溫和復蘇的背景下,房地產市場得到有效提振。美國5月營建許可總數(shù)、新屋銷售總數(shù)及成屋銷售指數(shù)均創(chuàng)下金融危機以來的新高,為美國經濟增長注入新的動力。
近期,美聯(lián)儲主席耶倫與舊金山聯(lián)儲主席威廉姆斯均在公開講話中表示,預計美聯(lián)儲將在今年加息。耶倫預計美國經濟增速將會在未來數(shù)年里反彈,失業(yè)率將會進一步回落。威廉姆斯認為美國經濟仍處于穩(wěn)定軌跡上,國際風險對美國經濟影響不大。我們認為,美聯(lián)儲加息時點很快就要到來,強勢美元將成為貫穿未來數(shù)年市場的主基調,黃金將持續(xù)承壓。
后市我們看跌金價,趨勢性平臺跌破是大概率事件。在過去兩年中,金價一直圍繞1150—1300美元/盎司區(qū)間內振蕩,但是隨著美聯(lián)儲加息步伐的臨近,金價跌破1150美元/盎司平臺下限的概率正在增加。在全球性通縮風險加大、美元一枝獨秀的背景下,對金價中長期仍維持悲觀看法。短期內金價將在1140—1170美元/盎司內小幅振蕩。
責任編輯:葉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