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礦玲南選礦廠:技改撬動“效益閥”
2016年05月11日 9:24 3445次瀏覽 來源: 中國礦業(yè)報 分類: 地質礦業(yè)
歷時7個月,中礦集團玲南選礦廠日前完成了中細碎車間的技術改造,突破了細碎能力不足的瓶頸,破碎效率實現了較大提高,由原來的390噸/小時增加到515噸/小時,增幅達32.05%,年均增加經濟效益117萬元。
玲南選礦廠是中礦集團所屬最大的選礦廠,生產規(guī)模為9000噸/日,選礦回收率達96%以上。為滿足當前生產需求,破碎效率390噸/時的圓磨設備需連續(xù)工作23小時,如此長時間、全負荷運行不僅壓縮了設備維護檢修時間,影響了設備的使用壽命,還導致選廠峰谷分時用電措施未得到有效落實,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電耗。為了彌補破碎效率低的短板,打造相互匹配、緊湊高效的生產鏈條,該選廠于2015年9月開始對中細碎車間進行技術改造,在保留原有工藝基礎上新建一臺HP400圓磨。圓磨運行后,破碎效率提高到515噸/小時,入磨粒度均在14毫米以內,日處理量9000多噸/天,達到了預期目標。改造后,圓磨設備運行時間大幅縮短,由原先23個小時減到17個小時,這給設備的檢修維護留足了充裕時間。破碎效率的提高帶來了電耗和材耗的降低,改造后每年節(jié)約電費66萬元,節(jié)省材料費用51萬元,獲得了豐厚的經濟收益。
據選礦廠負責人介紹,技術優(yōu)化升級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此項技改只是選礦廠“十三五”規(guī)劃的一小部分。下一步,選礦廠將對所有生產流程和工藝進行全方位技術評估,并進一步改造制約生產的瓶頸因素,從而推動選廠日處理能力向萬噸規(guī)模邁進,真正實現規(guī)模化生產、集約化發(fā)展。
責任編輯:陳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