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價敏感 中國提供更多選擇
2016年12月05日 8:9 2828次瀏覽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分類: 期貨 作者: 王俊嶺
當地時間12月4日,意大利修憲公投正式拉開帷幕,民眾將就是否對其國內現(xiàn)行政治制度進行改變做出選擇。鑒于公投結果可能帶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國際黃金價格走勢也由此進入了一個高度敏感的時期。分析人士指出,英國脫歐、美國大選結束后,全球不確定性并未因此減少。在看到金價屢屢坐上“過山車”的同時,亦不能忽視世界經濟中的積極因素。實際上,只有綜合判斷,才能做出最適當的資產配置決定。
不確定性接踵而至
英國脫歐余波未平,意大利公投風云又起。據了解,在現(xiàn)行體制下,意大利政府權力受到議會很大制約,從而在較大程度上影響了決策及施政效率。
盡管截至發(fā)稿時公投結果尚未出爐,但其為國際市場帶來的不確定性則是顯而易見的。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孫彥紅指出,一方面,當前歐洲一體化進程已陷入停滯;另一方面,意大利債務居高不下,銀行體系脆弱,主張退出歐元區(qū)的“五星運動”發(fā)展勢頭迅猛,因此外界普遍擔憂公投失敗可能導致意大利陷入新的政治經濟危機,進而危及歐元區(qū)的穩(wěn)定乃至存續(xù)。此外,也有觀點指出,即使公投成功,未來意大利經濟的改革之路也不會一帆風順。
一系列不確定事件的接踵而至,讓國際金價坐上了“過山車”。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數據顯示,今年下半年以來,國際金價在英國公投后一路飆升至每盎司1377.50美元,隨后幾經震蕩,至美國大選結束后開始逐步下跌,目前維持在每盎司1179.2美元附近。
市場人士指出,此前金價一路走低是在尋找“市場底”的過程,目前來看下跌空間已經越來越有限,隨著美聯(lián)儲12月份加息措施的最后實施,金價有望否極泰來。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意大利修憲公投成為下一個“黑天鵝”,黃金行情將獲得利多。
理性分析避險需求
既然不確定性將導致避險需求提升,那么是否可以果斷“抄底”黃金了呢?在業(yè)內人士看來,顯然不能只憑某一兩個事件直觀地做決策,而是應該理性分析各種因素。
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萬喆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目前金價運行規(guī)律與以往一樣:一方面,避險情緒將提供金價上升的動力,當重要事件的結果出乎意料時,黃金和其他避險貨幣通常就會上漲。另一方面,金價本身也受資金流向的影響。例如很可能到來的美聯(lián)儲加息就將導致美元進一步走強,從而使黃金的市場需求下降。
“數據顯示,當前美國經濟復蘇態(tài)勢較穩(wěn)定,而且其失業(yè)已經由需求型失業(yè)更多轉變?yōu)榻Y構性失業(yè),因此目前更為值得關注的是美聯(lián)儲明年加息的頻率和時點。在此背景下,金價繼續(xù)承壓將是大概率事件。與此同時,歐元區(qū)國家經濟危機帶來的政治不穩(wěn)定如今已經初現(xiàn)端倪,這種風險則會在某種程度上對金價給予一定支撐。”萬喆表示,對市場投資者來說,不確定性當然既是風險又是機會,但不同投資者應當結合自身資產、投資方法、投資目的綜合研判,采取不同的策略。
事實上,國際機構對金價走勢的看法也很“糾結”。瑞銀集團在一份報告中認為,由于當前實際利率依然較低,因此預計黃金價格將在未來數月內重新漲至1300美元/盎司,即便金價因美聯(lián)儲加息而進一步下跌,跌幅也將有限。高盛則基于美國經濟轉暖以及黃金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贖回的影響,下調黃金價格未來3個月及6個月的預期至每盎司1200美元。
中國提供更多選擇
不過,對于海內外投資者們而言,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愛基,凈值,資訊)態(tài)勢的趨好及人民幣國際化水平的提高無疑將提供更多選擇。近日,渣打銀行、匯豐銀行、澳大利亞國民銀行、穆迪等境外機構陸續(xù)發(fā)布研究報告和評論文章,表示看好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各方認為,目前消費作為中國經濟穩(wěn)定器的作用日益明顯;工業(yè)增加值持續(xù)保持穩(wěn)定;第三產業(yè)發(fā)展迅速,其規(guī)模已超過傳統(tǒng)工業(yè)且仍在不斷增長。隨著穩(wěn)增長政策效應的持續(xù)顯現(xiàn)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推進,中國經濟將延續(xù)企穩(wěn)向好態(tài)勢。
“無論美國經濟如何,全球經濟目前都難言度過了危機。所謂風險引發(fā)的避險需求,同樣需要從更長時間來看。”萬喆說,當前中國改革正在不斷推進,同時提出了“一帶一路”等合作共贏的全球治理路徑,為自身和其他經濟體解決結構性問題、進行轉型并擴大開放作出了良好表率,這無疑是黃金市場投資者們不應忽視的。
責任編輯:葉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