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礦廢棄地復墾成優(yōu)質耕地可用于占補平衡
2017年03月31日 9:2 2865次瀏覽 來源: 中國礦業(yè)報 分類: 地質礦業(yè)
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在3月27日舉行的視頻會上說,《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耕地保護和改進占補平衡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一項重大改革,就是采取“算大賬”的辦法,允許把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城鄉(xiāng)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歷史遺留工礦廢棄地復墾出的新增優(yōu)質耕地,統(tǒng)籌用于占補平衡、落實補充耕地任務。
記者注意到,對于復墾后的工礦廢棄地有特別嚴格的要求,并達到“優(yōu)質耕地”標準。根據國土資源部2015年出臺的《歷史遺留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試點管理辦法》,工礦廢棄地復墾應堅持因地制宜、綜合治理。復墾后的土地不得改變農業(yè)用途,應達到《土地復墾質量控制標準》和國家土壤環(huán)境質量有關標準。工礦廢棄地復墾為耕地的,應與區(qū)域內建設占用耕地耕作層剝離再利用相結合。對存在污染風險的復墾項目,實施前應開展土壤污染調查與評價。嚴禁將存在嚴重污染隱患且在短期內無法修復的工礦廢棄地復墾為耕地。
在當天的視頻會上,對于《意見》提出的探索補充耕地國家統(tǒng)籌的改革措施,姜大明表示,由于這項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這項改革措施要嚴格控制在《意見》確定的統(tǒng)籌辦法和實施范圍之內。他強調,國土資源部會同有關方面組織實施,各地不要擅自行動。
據姜大明介紹,《意見》進一步完善了耕地保護管控性機制。他說,根據《意見》,地區(qū)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要與補充耕地能力掛鉤。對補充耕地能力不足的地區(qū),要適當調減新增建設用地計劃,用“以補定占”落實耕地嚴保嚴管。
同時,《意見》要求全面完成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和保護,強化永久基本農田對各類建設布局的剛性約束,各地區(qū)、各有關部門不得隨意突破永久基本農田邊界。姜大明強調,按照《意見》要求,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必須與土地節(jié)約集約利用水平掛鉤,推動建設用地減量化或零增長,促進新增建設不占或者盡量少占耕地。
“過去,由于種種原因,占補平衡渠道單一,利用新增費整理出來的耕地不能用于耕地占補平衡,影響了地方開展土地整治的積極性。”姜大明表示,隨著耕地后備資源大量減少,一些地方開荒增地上山、下灘、入海,嚴重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耕地質量難以保證。有些地開墾出來就被撂荒,導致占近補遠、占優(yōu)補劣、占水田補旱地等問題大量出現(xiàn),飽受社會詬病。
對此,姜大明特別強調要保證質量。他要求,市縣政府要加強對土地整治各類工程項目的全程監(jiān)管。上級政府要嚴格新增耕地數(shù)量認定,規(guī)范新增耕地質量評定,及時完成新增耕地地類變更,實行統(tǒng)一建設標準、統(tǒng)一上圖入庫、統(tǒng)一監(jiān)管考核。
責任編輯:陳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