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國家級”金資源基地建設有了堅實支撐
3年計劃投1.6億元
2018年10月22日 10:19 2930次瀏覽 來源: 中國自然資源報 分類: 地質礦業(yè) 作者: 張 立
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華北克拉通遼東/膠東重要成礦區(qū)帶金多金屬礦深部預測及勘查示范”項目正式啟動。10月18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發(fā)展研究中心在北京召開啟動會,并對項目和課題實施方案進行評審。
據了解,未來3年,中央財政計劃投入4000多萬元,地方財政和企業(yè)匹配投入近1.2億元,構建包含165位科技人員的 “產學研用”協(xié)同創(chuàng)新團隊,通過示蹤成礦系統(tǒng)深部空間結構,攻關示范深部探測技術方法,構建綜合信息找礦預測模型,圈定深部找礦靶區(qū),定位預測深部礦體,實施鉆探工程,取得深部找礦新發(fā)現(xiàn),驗證和完善遼東、膠東區(qū)域成礦模式,評價區(qū)域3000米以淺金資源潛力,支撐遼東“國家級”金礦資源基地建設。
會上,科技部21世紀議程中心成永生對項目實施提出要求。遼寧省國土資源廳和山東省國土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在協(xié)調地方關系和匹配資金方面給予支持。中國地質調查局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自然資源部礦產技術指導中心常務副主任薛迎喜要求各項目參加單位要密切配合、發(fā)揮優(yōu)勢、潛心攻關,全面按時完成項目的各項目標任務。該項目負責人和課題負責人分別對實施方案進行了匯報,圍繞目標任務、研究內容、工作手段、技術路線和工作部署作了詳細介紹。
陳毓川和毛景文兩位院士以及黃宗理、鄧軍、王保良、王瑞江、許文良、鐘宏、徐濤、李月臣、宋明春等專家到會指導并提出了大量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為項目的科學實施和合理部署“保駕護航”。
據了解,膠東和遼東隔海相望,地質背景類似,膠東多個礦區(qū)勘查深度已達3000米,最深鉆孔達到4006米,查明金超過4000噸,而遼東勘查深度僅1000米左右,目前探明金500噸左右,遼東深部金資源潛力如何,深部是否發(fā)育類似膠東的巨型金礦集區(qū),如何探測和定位深部礦體,這是該項目要著重解決的問題。項目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發(fā)展研究中心(自然資源部礦產勘查技術指導中心)牽頭,于2018年8月正式獲得科技部批準。□
責任編輯:陳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