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行業(yè)標準體系不斷完善 標準研制井噴可期(上)
2019年07月24日 7:54 10028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鎂資訊 作者: 席 歡
目前我國鎂及鎂合金領域
標準化工作基本情況
2008年,我國成功接任ISO/TC79/SC5鎂及鎂合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經(jīng)過10年的努力,我國已成功維護鎂及鎂合金國際標準化秘書處平臺,并以我國為主完成國際標準4項,在研國際標準4項,在國際標準舞臺唱響中國聲音,引導國際標準化工作者共同開展鎂及鎂合金標準化工作。ISO/TC79/SC5鎂及鎂合金國際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于1980年,目前委員會主席由我國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潘復生教授擔任,并擁有中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韓國、俄羅斯、西班牙和英國等9個積極(P)成員國,以及奧地利、捷克、芬蘭、希臘、匈牙利、印度、伊朗、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沙特阿拉伯、塞爾維亞、瑞士、土耳其和烏克蘭等15個觀察(O)成員國。
目前,鎂及鎂合金領域共發(fā)布國際標準24項(含由ISO/TC79負責歸口的16項鎂及鎂合金分析方法國際標準)、在研國際標準6項。主要包括原生鎂錠、鑄造鎂合金、鎂合金犧牲陽極等重要國際標準及配套16項分析方法國際標準。
目光回到國內,我國鎂及鎂合金國內技術標準化工作經(jīng)過20多年的積累,目前已經(jīng)發(fā)布了67項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并有7項標準已完成報批工作待發(fā)布,3項標準正在研制中,形成了以基礎標準、分析標準、產(chǎn)品標準為主線的相對完善的標準體系。隨著近年來鎂及鎂合金在新材料領域應用的推廣,鎂合金產(chǎn)品廣泛應用于汽車輕量化、軌道交通、城市基礎建設(多媒體顯示屏)、民用醫(yī)用(如自行車、擔架)等領域,制定跨行業(yè)的標準時,存在歸口管理的問題,所以在申報標準計劃時存在困難,但現(xiàn)實問題則是這些特殊領域專用的鎂及鎂合金產(chǎn)品無法標準化,不能及時滿足供需雙方標準需求。
目前鎂及鎂合金領域
標準化工作存在的不足
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于1999年,ISO/TC79/SC5鎂及鎂合金國際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于1980年,這兩個覆蓋鎂及鎂合金領域國內和國際標準化工作的技術機構,經(jīng)過20年和近40年的努力,建立了現(xiàn)有的標準體系,滿足了我國及全球鎂及鎂合金貿易需求,但隨著鎂及鎂合金的應用拓展,目前國際標準和國內標準均存在不足。
首先,從國際標準來看,鎂及鎂合金領域的國際標準雖然經(jīng)歷了10年的升級,并已覆蓋從原生鎂錠到鑄造鎂合金、變形鎂合金、鎂合金犧牲陽極等重要國際標準并配套16項分析方法標準。但標準體系仍不夠完善,比如缺乏鎂及鎂合金狀態(tài)代號等基礎標準,以及鎂及鎂合金板材、帶材、箔材、管材、棒材、線材、鑄件、鍛件等產(chǎn)品國際標準。此外,分析方法標準多以化學分析為主且標齡較長,多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產(chǎn)物,雖然“搖瓶子”的分析方法精密度較好,但由于實驗過程耗時相對較長并有可能使用有毒有害化學試劑,容易對操作人員造成傷害,因此還缺乏鎂及鎂合金的儀器分析方法以滿足現(xiàn)代化分析領域的實際需求。
其次,從國內標準來看,雖然我國的標準體系較為完善,但也缺乏鎂及鎂合金狀態(tài)代號、鎂及鎂合金行業(yè)的環(huán)保、安全、能耗等基礎標準。隨著鎂及鎂合金的大規(guī)模應用,行業(yè)對鎂及鎂合金的腐蝕防護性能提出了各種需求,因此,鎂及鎂合金的表面處理方法及其對應的檢測方法標準體系也極需構建并完善。同時在制定跨行業(yè)的標準時,存在歸口管理的問題,所以在申報標準計劃時存在困難,但現(xiàn)實問題則是這些特殊領域專用的鎂及鎂合金產(chǎn)品無法標準化,不能及時滿足供需雙方對標準的需求。
未來鎂及鎂合金領域
標準體系建設的設想
現(xiàn)有鎂及鎂合金標準體系是有待補充和完善的,筆者眼中的鎂及鎂合金標準體系,將是國際標準(ISO)和國內技術標準(GB+YS+TB)兩套體系“雙軌并行”的,這與近兩年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的有色金屬領域標準化工作的“雙輪驅動”是完全吻合的。國際標準化工作已經(jīng)擺脫了若干年前的對國內標準工作進行點綴和補充的角色,慢慢走向舞臺的C位,與國內標準工作具有同等重要的角色,同時,我國還是ISO/TC79/SC5鎂及鎂合金國際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秘書處,是我國有色金屬領域國際標準化工作的排頭兵,因此,筆者認為未來的鎂及鎂合金標準工作仍將是“雙軌并行”的,標準體系也將是基礎(術語、牌號、熱處理狀態(tài)等)標準、分析(化學分析方法、物理性能檢測)標準和管理(節(jié)能、環(huán)保、安全等)標準為支撐,通用(原生鎂錠、鑄造鎂合金、變形鎂合金、板/帶/箔/管/棒/型/線/鍛件/鑄件)產(chǎn)品標準和細分領域(汽車用、高鐵用、3C產(chǎn)品用、自行車骨架用)產(chǎn)品標準為主體的結構。
責任編輯:陳巖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ǎng):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wǎng)聲明:本網(wǎng)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wǎng)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wǎng)(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wǎng)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wǎng)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