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礦業(yè)佩吉銅金礦正式投產
2021年10月25日 9:21 4871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重點新聞
圖左至右依次為陳波、武契奇、丘國柱
紫金礦業(yè)旗下又一座世界級礦山項目迎來高光時刻——貝爾格萊德時間10月22日,塞爾維亞丘卡盧·佩吉銅金礦正式投產儀式在項目所在地波爾隆重舉行。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中國駐塞大使陳波、紫金礦業(yè)董事長陳景河特別代表丘國柱共同觸摸啟動開關,象征著中塞“一帶一路”重要合作項目、紫金礦業(yè)又一世界級礦山正式啟航,也意味著公司向趕超全球超一流礦業(yè)公司的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這座礦山看起來真壯觀,我做夢都沒想到它長這樣!”武契奇參觀完丘卡盧·佩吉銅金礦后發(fā)出驚嘆。
武契奇指出,紫金礦業(yè)投資4.74億美元新建的佩吉銅金礦將成為塞爾維亞第一座綠色礦山,這意味著在礦石開采過程中采用現代技術,達到環(huán)保領域的最高標準。
武契奇高度評價佩吉項目,感謝紫金正為塞東部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他指出,自紫金投資以來,員工平均薪酬增長50%、礦石資源稅收增長3倍,紫金已躍居塞最大出口商之一,對塞經濟、就業(yè)貢獻巨大,塞爾維亞也借此躍居歐洲第二大銅生產國。紫金的“高水平”“現代化”全新礦山值得塞爾維亞學習,新礦山不僅給企業(yè)創(chuàng)造“利潤”,更會為塞爾維亞整個東部創(chuàng)造“利潤”,呼吁所有離開東部的人們回到這片土地,與家人朋友共同建設美好未來。
目前,塞爾維亞三大出口企業(yè)中有兩個來自中國。“如果沒有我們的中國朋友,這些都不會發(fā)生。”武契奇表示,必須感謝中國伙伴,感謝中國國家領導人和中國政府的深厚友誼。
陳波大使表示,很高興看到中國企業(yè)投資運營項目將成為塞國首座“綠色礦山”,將繼續(xù)按照中、塞及歐洲在環(huán)保領域的標準運營礦山。佩吉項目的投產對塞經濟、中塞合作及當地周邊居民具有重要意義,是中塞合作成果的具體體現。
陳景河董事長向武契奇總統致親筆信,信中對總統親臨儀式表達最誠摯的感謝,指出佩吉項目的投產對紫金具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公司有信心同塞爾維亞政府和人民一起,將佩吉項目打造成為塞爾維亞、歐洲以及世界標志性礦業(yè)開發(fā)項目。
陳景河表示,武契奇總統親臨佩吉項目投產儀式,是對項目建設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紫金的榮譽。佩吉項目對紫金礦業(yè)今明兩年銅金產量和利潤將有重大貢獻。更為重要的是,后續(xù)還將啟動佩吉項目下部礦帶的規(guī)模開發(fā),其影響將更加巨大!
佩吉銅金礦上部礦帶采選項目設計年處理礦石330萬噸,首采礦段為超高品位礦體,預計2021年生產精礦含銅5萬噸,含金3噸。
公司于2018年、2019年分別收購佩吉銅金礦上部和下部礦帶,持有該項目100%權益。2019年初紫金團隊進駐,歷經兩年半左右完成了上部礦帶采選工程建設任務,于2021年6月進入試生產階段,在短時間內達到驗收條件,實現了項目建設向生產運營的順利過渡。
佩吉銅金礦是紫金礦業(yè)今年建成投產的第二家世界級礦山,是公司全資持有的全球十大高品位超大型銅金礦,分成上部礦帶和下部礦帶。上部礦帶擁有的資源儲量為銅金屬128萬噸、平均品位3%,金金屬81噸、平均品位1.91克/噸,首采礦段為超高品位礦體,投產后預計年均產銅9.14萬噸,產金2.5噸,其中年產量峰值預計產銅13.5萬噸,產金6.1噸。按照現行高位運行的銅金價格,佩吉項目將成為紫金礦業(yè)又一重要利潤貢獻點,為公司帶來豐厚效益。另外,下部礦帶擁有資源量為銅金屬1430萬噸、平均品位0.86%,金金屬299噸、平均品位0.18克/噸。
在佩吉銅金礦項目約5公里處,坐落著紫金旗下大規(guī)模在產波爾銅礦。佩吉銅金礦與波爾銅礦合計銅金屬資源量超過2500萬噸、金金屬資源量超過740噸。兩大項目的大規(guī)模協同開發(fā),將加速提升紫金礦業(yè)的效益水平。
以系統性自主技術研發(fā)和工程設計及實施能力為依托,成就了加速趕超的“紫金速度”。5月底,紫金礦業(yè)旗下世界級銅礦卡莫阿-卡庫拉銅礦一期建成投產。近日,卡庫拉銅礦二期380萬噸/年選廠建設超計劃推進,預計將于2022年第二季度啟動生產,較原計劃提前數月。此外,公司旗下位于西藏的中國最大斑巖型銅礦驅龍銅礦也正在加快建設,將于今年底建成投產。
出席儀式的還有塞爾維亞前總統托米斯拉夫·尼科利奇、副總理兼礦業(yè)與能源部長佐拉娜·米哈伊洛維奇以及環(huán)保部長、經濟部國務秘書、國家銀行行長、波爾州長、波爾市長等政府要員,駐塞使館代表及中塞兩國主流媒體和企業(yè)代表300余人參加了活動。
責任編輯:孟慶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