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池供應鏈是電動汽車產業(yè)繞不開的一環(huán)
2023年05月29日 9:3 16146次瀏覽 來源: 界面新聞 分類: 現貨 作者: 陳小同
憑借在電池領域建立起的優(yōu)勢地位,中國在電動汽車時代正在實現“彎道超車”。
《紐約時報》報道認為,盡管西方國家投資了數十億美元,但由于中國在開采稀有礦物、培訓工程師,以及建設大型工廠方面遙遙領先,世界其他國家也許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迎頭趕上。
據咨詢集團基準礦業(yè)情報公司(Benchmark Minerals)估計,即使到2030年時,中國的電池產量也將是其他所有國家總和的兩倍多。
從地下開采原材料到制造電動汽車,中國掌握了鋰離子電池上下游產業(yè)鏈每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而且這些優(yōu)勢可能會持續(xù)下去。
盡管電池所需關鍵成分的地下礦藏并不豐富,但中國一直通過對外購買的方式獲得廉價且穩(wěn)定的原材料供應。而且不管這些礦物在哪里開采,它們幾乎全部運往中國,在這里提煉成電池級材料。
中國能夠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池生產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搞清楚了如何高效并且低成本地生產電池的組成部分。
以電池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陰極為例,以前陰極使用的材料大多是鎳鈷錳酸鋰( NMC ),它的優(yōu)點在于能為電動汽車提供更長的續(xù)航里程,但成本也更高昂。于是中國企業(yè)投資了一種更廉價的替代品磷酸鐵鋰( LFP),目前它已經占據陰極市場的一半份額。
磷酸鐵鋰是一個繞過稀有礦產供應瓶頸的機會,美國公司也對磷酸鐵鋰感興趣,但它們需要與有生產經驗的中國企業(yè)合作,福特今年與寧德時代合作在美國建廠就是一個例證。目前中國生產世界上幾乎所有的磷酸鐵鋰。
除此之外,電池的大部分其他組件也都由中國公司生產,包括電池陽極、隔膜和電解液等,世界前四大電解液生產商都在中國。
電池的生產和組裝過程復雜,對技術和環(huán)境要求高。組裝一個電池需要將陰極和陽極材料貼附在厚度約為人頭發(fā)五分之一的薄金屬板上,然后用隔膜將陰極板和陽極板隔開后疊在一起,用電解液浸泡再卷起來。整個過程需要在凈化車間里進行,以盡量避免空氣中的顆粒物和水分影響。而中國能以比北美或歐洲國家低一半的成本建造電池廠。
中國擁有最多的電動汽車,它們幾乎全都使用本土制造的電池。在新能源發(fā)展大勢下,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等中國電池制造商得以成長和壯大,擊敗了日韓等主要競爭對手,成為全球領先的電池生產商。
專家們表示,任何其他國家在電池供應鏈中實現獨立自主已幾乎不可能,無論是否有更便宜的勞動力、是否能在全球找到其他合作伙伴。世界各地的公司為進入該行業(yè)或擴大已有能力都將尋求與中國制造商建立合作伙伴關系。
“如果不與中國進行某種形式的合作,無論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在電動汽車領域取得成功。”戰(zhàn)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高級顧問斯科特·肯尼迪說。
責任編輯:葉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