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鋰”好!我國鋰礦儲量躍居世界第二
2025年01月09日 10:9 1762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重點新聞 作者: 張雪卉
1月8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宣布,我國鋰礦找礦取得重大突破,鋰輝石型、鹽湖型、鋰云母型鋰礦新增資源量均超千萬噸,鋰礦儲量從全球占比6%升至16.5%,從世界第六躍至第二,重塑了全球鋰資源格局。
鋰,被譽為未來的“金屬之王”,在現(xiàn)代社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新能源汽車、儲能系統(tǒng)、移動通信、疾病治療以及核反應堆燃料等新興產業(yè)的關鍵元素,鋰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長期以來,我國鋰資源對外依存度較高、進口量占比大,增加了生產成本,還制約了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
此次找礦突破中,新發(fā)現(xiàn)的西昆侖—松潘—甘孜鋰成礦帶,長達2800千米,是一條世界級鋰輝石型鋰成礦帶。該成礦帶的發(fā)現(xiàn),極大地豐富了我國鋰礦資源的種類和分布范圍,引領了新疆、四川、青海等地鋰礦找礦示范,為我國鋰礦勘查開發(fā)提供了新方向。
據初步統(tǒng)計,該成礦帶已累計探明鋰礦資源量650余萬噸,資源潛力超過3000萬噸,有望進一步提升我國鋰礦儲量。
除了鋰輝石型鋰礦外,我國在鹽湖鋰資源的開發(fā)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經過調查評價,我國鹽湖鋰新增資源量達1400余萬噸,躍居成為僅次于南美鋰三角和美國西部的全球第三大鹽湖型鋰資源基地。鹽湖鋰資源開發(fā)成本低、污染小,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此外,我國在鋰云母提鋰技術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解決了鋰云母含鋰量較高但提取復雜、成本較高問題,提高了利用率、經濟性,打開了鋰云母型鋰礦找礦的新局面。據統(tǒng)計,江西等地區(qū)新增鋰云母型鋰礦資源量超過1000萬噸,這一突破將促進湖南、內蒙古等地區(qū)形成新的找礦局面,成為鋰資源的重要增長點。
此次鋰礦找礦的重大突破,得益于新一輪找礦突破戰(zhàn)略行動的深入實施。中國地質調查局聯(lián)合各?。▍^(qū))地勘單位和礦業(yè)企業(yè),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了鋰礦找礦集中攻堅行動,并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內蒙古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此次鋰礦找礦的重大突破將有效緩解我國鋰資源供應緊張的局面,推動我國新能源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同時,也將促進全球鋰資源市場的健康發(fā)展,提升我國在全球鋰資源市場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責任編輯:任飛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