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鋰市場逐步邁向平衡
2025年02月05日 10:26 356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有色市場 作者: 陳俊全
碳酸鋰/氫氧化鋰價格走勢圖
數(shù)據(jù)來源:同花順iFind、五礦經研院
我國新能源汽車月度市場占有率情況
數(shù)據(jù)來源:五礦經研院
2022年以來我國動力電池月度裝機量(GWh)
數(shù)據(jù)來源: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yè)創(chuàng)新聯(lián)盟、五礦經研院
產業(yè)鏈中游庫存變化的參考指標
數(shù)據(jù)來源:五礦經研院
我國碳酸鋰產量與正極材料產量的比值
數(shù)據(jù)來源:SMM、五礦經研院
2024年,在以舊換新政策刺激下,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近40%;歐洲市場同比回落,美國市場保持中低速增長;產業(yè)鏈中游正極材料環(huán)節(jié)庫存明顯堆積;鋰鹽生產、鋰資源進口保持快速增長,鋰市場總體呈過剩、弱勢運行態(tài)勢。展望2025年,全球鋰需求總體有望繼續(xù)保持高速增長,但鋰資源投放進入高峰期,鋰市場過剩將進一步加劇,預計鋰總體仍將保持低迷,并進一步推動高成本產能退出市場,從而促進市場逐步邁向平衡。
鋰市場總體震蕩回落
2024年,碳酸鋰和氫氧化鋰市場總體呈震蕩回落、弱勢運行態(tài)勢。隨著2024年一季度終端新能源汽車需求超預期復蘇以及此后以舊換新政策的出臺,產業(yè)鏈中游積極累加庫存,碳酸鋰價格(99.5%電池級)從2024年初的9.69萬元/噸開始企穩(wěn)并緩慢回升,至2024年5月上旬最高達到11.19萬元/噸。此后,海外碳酸鋰進口量及國內產量大幅增長,市場供應過剩形勢加劇,碳酸鋰價格震蕩回落,至2024年9月10日跌至7.23萬元/噸。隨著以舊換新等政策的作用持續(xù)顯現(xiàn),市場趨于階段性平衡,碳酸鋰價格開始企穩(wěn)并保持低位震蕩。2024年12月31日,碳酸鋰價格收于7.5萬元/噸,2024年累計下降22.6%。
氫氧化鋰價格(電池級,56.5%粗顆粒)走勢與碳酸鋰大致相同,2024年12月31日收于6.96萬元/噸,相比年初的8.63萬元/噸累計下降19.35%。期貨市場方面,廣期所碳酸鋰期貨加權價格2024年12月31日收于7.63元/噸,相比于年初的10.58萬元/噸累計下降27.9%。
進入2025年1月,莫桑比克因大選爭議出現(xiàn)持續(xù)性社會動蕩,物流港口貨物堆積;津巴布韋鋰礦石回流受阻,引發(fā)鋰市場供應受限的擔憂。此外,新一年以舊換新政策順利延續(xù),鋰價略有回升。
我國新能源汽車
總銷量同比增長35.5%
在以舊換新政策對汽車消費拉動下,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維持在35%以上。根據(jù)中汽協(xié)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2024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分別為1288.8萬輛和1286.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4%和35.5%,銷量增速相比2023年僅下降2.5%;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為40.9%,相比2023年的31.6%提高了9.3%。
從銷售去向來看,2024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近40%,出口同比保持增長。2024年,新能源汽車國內銷量1158.2萬輛,同比增長39.7%;在歐美市場疲軟和壁壘抬升的情況下,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128.4萬輛,同比增長6.7%,這主要得益于插混車型的大幅增長(同比增長190%)。
從新能源汽車產品結構來看,純電動車占比環(huán)比略有回升,但同比仍有大幅回落。2024年,我國純電動汽車累計銷量為771.9萬輛,同比增長15.5%;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銷量為514.1萬輛,同比增長83.3%,純電動汽車累計銷量占比為60.0%,與2023年同期的70.4%相比下降10.4%。
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同比回落
美國市場保持中低速增長
2024年1—11月,根據(jù)Cleantechnica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全球新能源乘用汽車累計銷量為1531.1萬輛,同比增長26.4%。其中,歐洲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265.8萬臺,同比下降3.2%;美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138.0萬臺,同比增長10%。另據(jù)EVTank數(shù)據(jù)顯示,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823.6萬輛,同比增長24.4%。其中,歐洲和美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別為289.0萬輛和157.3萬輛,同比增速分別下降2.0%和增長7.2%。
多重因素導致歐美新能源汽車市場疲軟。一是經濟持續(xù)疲軟,拖累居民消費。二是全球“去補貼”政策的實施。在歐洲市場,占比最大的主力細分市場——德國全面取消新能源汽車補貼,導致2024年德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增速明顯下滑。此外,法國也將中國汽車排除在補貼之外,導致市場銷量增速下滑。在美國市場,2024年上半年,特斯拉的重點車型Model 3后驅版和長續(xù)航版,因無法滿足《通脹削減法案》全額稅收抵免所需的本土生產比率條件,導致補貼額下降3750美元/輛,其銷量也應聲下滑。三是歐美地區(qū)對中國汽車加征關稅。2024年10月29日,歐盟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為期5年的高額反補貼稅。上汽、吉利、比亞迪和特斯拉(中國)將分別被征收總計45.3%、28.8%、27%和17.8%的關稅,其他車企的電動汽車將被征收30.7%的關稅。美國政府從2024年8月開始對我國生產的新能源汽車關稅稅率從25%提高到100%,動力電池的關稅稅率從7.5%提高到25%。這些舉措不僅壓縮我國企業(yè)的出口市場空間,也打擊了歐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長。四是充電基礎設施的匱乏,歐美充電樁數(shù)量不斷增加,但建設速度仍然滯后于電動車的增長需求。五是隨著市場增速放緩以及面臨來自中國車企的競爭,歐美新能源汽車的盈利難度加大,新能源汽車成為相關車企業(yè)績的拖累因素,且短期內很難看到改善的希望,部分知名車企陸續(xù)宣布暫時延緩電動化進程,從而進一步拖累歐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長。
產業(yè)鏈中游正極材料庫存
明顯堆積
2024年,我國動力電池裝機量同比增長超過40%。根據(jù)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yè)創(chuàng)新聯(lián)盟數(shù)據(jù),2024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548.4GWh,累計同比增長41.5%。其中,三元電池累計裝車量139.0GWh,占總裝車量25.3%,累計同比增長10.2%;磷酸鐵鋰電池累計裝車量409.0GWh,占總裝車量74.6%,累計同比增長56.7%。
2024年,我國電池出口同比增長近30%。2024年,我國動力和其他電池累計出口達197.1GWh,累計同比增長29.2%。合計累計出口占累計銷量19.0%。其中,動力電池累計出口量為133.7GWh,占總出口量的67.8%,累計同比增長5.0%;其他電池累計出口量為63.4GWh,占總出口量的32.2%,累計同比增長151.6%。
2024年,我國電池產量同比增長超過40%。2024年,我國動力和其他電池累計產量為1096.8GWh,累計同比增長41.0%。
2024年,我國正極材料產量同比增長超過55%。據(jù)統(tǒng)計,2024年,我國正極材料總產量約323.7萬噸,同比增長56.9%。其中,磷酸鐵鋰材料產量為234.0萬噸,同比增長84%;三元材料產量為68.6萬噸,同比增長10.5%。錳酸鋰產量12.1萬噸,同比增長30.4%;鈷酸鋰產量8.8萬噸,同比增長14.8%。
通過跟蹤電池產量/(裝機量+出口)及正極產量(2千噸)/電池產量(GWh)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產業(yè)鏈中游電池制造環(huán)節(jié)的生產在2024年前8個月處于較高水平,引領產業(yè)鏈中游累加庫存,此后有所回落;上游正極材料生產則從2024年3月開始持續(xù)位于較高水平,主要是磷酸鐵鋰材料產量的大幅增長,導致正極材料庫存持續(xù)堆積。
鋰鹽生產、鋰資源進口
保持高增長
2024年,我國碳酸鋰產量同比增長超過45%。據(jù)統(tǒng)計,2024年,我國碳酸鋰累計產量為67.6萬噸,同比增長46.7%;氫氧化鋰累計產量為35.36萬噸,同比增長24.9%。
通過追蹤我國碳酸鋰月度產量(萬噸)與正極材料月度產量(萬噸)的比值變化可以看出,2024年1—6月,該比值持續(xù)上升,在6月份達到年內高點,表明碳酸鋰庫存壓力達到相對高位,并于7月份開始被迫壓降庫存。9月份開始,該比值在相對低位保持基本不變,而同期正極材料產量持續(xù)大幅增長,表明碳酸鋰供應增長的潛力很大。2024年12月份,在正極材料產量環(huán)比下跌3.9%的情況下,該比值有明顯抬頭,表明碳酸鋰產量具有一定剛性。
資源供應方面,2024年是資源項目產能的集中釋放年,預計2024年鋰礦石資源可供給的總量將達到140萬噸,增長約40萬噸左右。海外鋰礦石產量增長約21.5萬噸,南美鹽湖增量約10萬噸左右,國內增長約7萬噸,鹽湖、鋰云母礦、鋰輝石均有增長;此外,電池回收初步估計約8萬噸,增長約2萬噸。然而,隨著鋰價持續(xù)保持低位,越來越多的高成本鋰項目面臨較大的生存壓力,開始采取停產檢修,電池回收也因物料價格倒掛大部分陷入停滯。但總體而言,臨時性停產并不等于徹底退出市場,由于停產規(guī)模相對有限,因此,對市場大局影響有限。
2024年,我國鋰資源進口大幅增長。碳酸鋰方面,據(jù)海關總署數(shù)據(jù),2024年,我國碳酸鋰累計進口量為23.49萬噸,同比大幅增長48%。鋰精礦方面,據(jù)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協(xié)會鋰業(yè)分會統(tǒng)計,2024年1—11月,我國鋰精礦累計進口數(shù)量為479萬噸,同比增長23.2%。
2025年全球鋰需求
總體有望繼續(xù)保持高速增長
展望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仍有望保持25%左右的高速增長。首先,1月17日,我國新一年的以舊換新政策正式發(fā)布,補貼力度不減,且范圍有一定擴大,預計2025年新能源汽車國內銷量有望保持30%左右的增長。其次,隨著特朗普正式上任美國新一任總統(tǒng),烏克蘭危機或迎來和談的轉機,給歐洲經濟和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新的發(fā)展契機。此外,對中國汽車關稅加征方案落地,預計2025年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有望實現(xiàn)20%左右的增長。再次,特朗普盡管將全面廢止通脹削減法案,但特斯拉等憑借高水平的智能駕駛水平已經有了較高的市場接受度,因此,美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不一定會下滑,且美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相對規(guī)模小、影響小。最后,其他市場,如南美市場等,對以中國品牌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的消費熱情高漲,且市場基數(shù)低,有望繼續(xù)保持高速增長。
新型儲能方面,據(jù)CNESA數(shù)據(jù),2024年,我國新型儲能新增投運43.7GW/109.8GWh,同比分別增長103%和136%。據(jù)彭博新能源財經預計,2024年,全球新增儲能裝機容量將達到69GW/169GWh,同比增速達到76%。隨著全球能源轉型的深入推進,預計2025年全球新型儲能仍將保持高速增長。
鈉電池產業(yè)化提速,但短期內對鋰電池市場的擠占有限。2024年,鈉離子電池的產業(yè)化顯著提速,如寧德時代發(fā)布驍遙超級增混電池,采用鈉電池與鋰電池混搭技術,可有效提升電池低溫性能。從中長期來看,鈉電池的應用將顯著提速。但短期內,鈉電池在動力電池領域才剛剛起步,對鋰電池的沖擊還很有限。
從總體來看,預計2025年全球鋰資源需求將達到155萬噸碳酸鋰當量左右,相比于2024年增長25%左右,略低于2024年的增速。
鋰資源供應進入放量高峰期
鋰市場過剩將進一步加劇
供給方面,2025年,全球鋰資源供應進入放量高峰期。一方面,多個海外鋰資源項目經過持續(xù)建設擴產,有望在2025年投產放量,不僅包括傳統(tǒng)的南美大型鹽湖和澳大利亞大礦,也包括非洲鋰礦項目開發(fā)的提速。另一方面,國內鋰資源開發(fā)提速,鋰輝石礦、鹽湖鹵水等產量仍將進一步增長。從總體來看,預計2025年全球鋰資源產量將達到190萬噸碳酸鋰當量左右,同比增長25%左右。在此情形下,鋰市場過剩將進一步加劇。但隨著碳酸鋰價格持續(xù)低迷,海外龍頭鋰資源企業(yè)減產挺價意愿也顯著增強。
總體而言,預計2025年鋰市場總體仍將保持低迷,并進一步推動高成本產能退出市場,從而促進市場逐步邁向平衡。
(作者單位:五礦經濟研究院)
責任編輯:王彥明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ǎng):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wǎng)聲明:本網(wǎng)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wǎng)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wǎng)(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wǎng)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wǎng)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