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工資福利等項目不得任意轉換
2008年04月25日 0:0 4800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政策法規(guī)
財政部企業(yè)司有關負責人昨日(24日)企業(yè)新舊財務制度銜接政策答記者問時指出,企業(yè)應當嚴格區(qū)分工資、職工福利和工會經費,項目間不得相互擠占或任意轉換。
這位負責人說,自2007年1月1日起,各類企業(yè)(包括上市公司)不再按照工資總額的14%計提職工福利費。2007年已經提取的職工福利費,應予沖回。企業(yè)應當遵循“合法、合規(guī)、合理”原則,對實際支付的各種職工福利費用進行梳理,按照法律法規(guī)及國家有關規(guī)定,擬定相關費用的內部財務管理制度,明確職工福利費用的具體項目、文件依據、具體標準、實施對象和方式、審批權限等,經職工(代表)大會和投資者審議通過后,嚴格按制度執(zhí)行,據實列支相關費用。
企業(yè)負擔的補充養(yǎng)老保險繳費比例上限不得超過工資總額的4%,其列支渠道有所變化,即原來區(qū)分試點和非試點地區(qū)企業(yè),分別從勞動保險費和應付福利費中列支,現在則統(tǒng)一從成本(費用)中列支。另外,企業(yè)在正常生產經營情況下,截至2007年12月31日,因實施工效掛鉤政策形成的應付工資結余,應當繼續(xù)作為負債管理,主要用于以后年度工資分配的“以豐補歉”,不得轉增未分配利潤、盈余公積、資本公積或者直接用于年金繳費,以維護國家工效掛鉤政策的一致性。
這位負責人指出,企業(yè)進行公司制改建、接受新股東出資或者實施產權轉讓時,工效掛鉤形成的應付工資結余應當在資產評估基準日轉增資本公積,不再作為負債管理,也不得量化為個人投資。
責任編輯:CNM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fu-ji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